百年传承,始于1644年

公司的创建历史悠久,据《永川县志》记载,永川豆豉起源于明间作坊,技艺传承于1644年,距今已370多年历史,清道光五年(1825年)永川邑绅杜鼎丰在永川北门(原公司地址内)开创鼎丰号酱园铺,采用当地北门水井(此井后称为豆豉老井)井水生产永川豆豉;2013年公司斥资1.27亿元人民币在永川区大安街道凤凰湖工业园区建设新厂区,设备、工艺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建成后的新厂产能、产品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和保障。

毛霉型豆豉生产基地

拥有年产5000吨传统毛霉型豆豉和年产10000吨复合霉低盐豆豉的生产能力,拥有永川豆豉、甜面酱、豆瓣、永川酱油、复合调味料等现代化生产线,拥有高水平的研发队伍,联合西南大学、四川大学农产品加工研究院、四川省食品发酵工业研究设计院等专业机构进行新品研发。产品畅销全国,远销美国、加拿大、荷兰及东南亚等地区。

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光大三百年传统铭牌,铸造世界美食精品”为目标,致力于传统食品同现代生物技术结合,追求品质卓越和服务优异,秉承 “诚信、友爱、进取” 的企业精神,与各界朋友及消费大众一道共创美好生活。

世代传承,匠心专注

永川豆豉代代传承,现已传承至第十八代传承人卿相,邱仕强,用一生专注一件事,把这件事做到极致,“以德酿造”,不断创新”,这就是历代传承人一直坚守的初心,倾注一生心血,保持永川豆豉的风味特色,并发扬光大。

荣誉加身,砥砺前行

公司通过几次转型后发展迅猛,通过了SC认证、IS09001、ISO22000、HACCP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拥有中华老字号企业、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永川豆豉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重庆市名牌产品、重庆市著名商标等殊荣;中国传统食品著名品牌、中国出口企业卫生注册企业、全国食品工业优秀食品龙头企业、中国食品博览会金奖、第五届亚太国际贸易博览会金奖,重庆高新技术企业;并多次荣获国家商业部优质产品、首届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100强、第二届重庆农产品加工100强等称号,永川豆豉技艺第十三代传人曾凡玉(公司技术部原部长、退休)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藏在时间轴里的豆豉醇香

  • 1644年

    永川城郊一崔姓婆婆偶然发明并传诸乡邻

  • 1825年

    永川邑绅杜鼎丰在北门开办“鼎丰号酱园厂”,将家居菜豆豉作为商品生产销售

  • 1937年

    魏学章生产听装永川豆豉,首次运销上海“四川饭店”、“味腴饭店”,颇有名望

  • 1956年

    由于国家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永川十三家酱园厂公私合营,成立了永川县酱园厂

  • 1965年

    公司合营过度为国营企业,更名为永川县国营酱园厂

  • 1981年

    永川豆豉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

  • 1992年

    厂名更为永川市酿造厂,获得第五届亚太国际博览会金奖等各种殊荣,销往美国、日本、加拿大、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 1995年

    进行股份制改造,更名为永川市酿造调味品有限责任公司

  • 2001年

    永能实业(集团)对永川市酿造调味品有限责任公司实行整体收购,成立了永川豆豉食品有限公司,实施永川豆豉低盐多菌种发酵创新

  • 2008年

    豆豉酿造技艺-永川豆豉技艺被文化部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 2010年

    被商务部授予中华老字号称号

  • 2011年

    应重庆市永川区政府要求,永川豆豉注册为地理证明商标,成为中国地理标志。“永川”牌永川豆豉自此变更为“外祖母”牌永川豆豉

  • 2012年

    重庆市永川豆豉食品有限公司对豆豉生产进行技改,优化工艺流程,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并获得中华老字号传承创新先进单位

  • 2013年

    公司斥资1.27亿元人民币在永川区大安街道凤凰湖工业园区建设新厂区

  • 2014年1月

    外祖母商标获重庆市著名商标

  • 2014年2月

    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及新产品开发协议

  • 2014年5月

  • 传统永川豆豉车间获文化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基地

  • 2015年4月

    获得“重庆农产品加工100强”称号

  • 2015年11月

    获得永川豆豉产业加工基地、重庆市农产品加工基地称号

  • 2016年8月

    获得“重庆市级龙头企业”称号

  • 2017年5月

    获得“第二届重庆农产品加工业100强”称号

  • 2018年8月

    豉香型酱油科研项目获重庆市科委100万元项目资金支持

  • 2018年12月

    获得“重庆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称号、“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称号

  • 2019年5月

    获得“A级纳税企业”称号

  • 2019年12月

    获得“重庆市农产品加工业示范企业”称号

  • 2020年1月

    获得“第三届重庆农产品加工业百强示范企业”称号

  • 2020年9月

    启动公司股份制改造工作

  • 2022年12月

    完成公司股份制改造工作,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健康生活,从豉开始

据《永川县志》记载,永川豆豉生产工艺起源于永川家庭民间作坊,技艺传承于1644年,距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属毛霉型豆豉,在原料、时间的选择上都很讲究,发酵时间长达1年以上,一般是头年的重阳节投料生产,一直要储藏到第二年的中秋节才能拿出来,因为只有这个合适的时节,才能孕育出香惊四野、乌亮醇香的豆豉。豆豉中蛋白质含量高达39%,脂肪含量8.2%,钴含量是小麦的40倍,此外还有大量的豆豉激酶。

一九八十年代,四川调味品研究所李幼筠教授专住永川酿造厂研究永川豆豉的生产工艺及毛霉菌种的生长特性,并用于指导永川豆豉是生产工作,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

二〇〇五年,山东济南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系张炳文教授在《中国传统豆豉溶栓活性的初步研究》一文中,研究结果表明,豆豉提取物的溶栓活性为0.326~161.972尿激酶单位/mL之间,其中永川毛霉型豆豉提取物表现出最大的活性,达161.972尿激酶单位/mL的观点;

细说豆豉的诞生

明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时局混乱。永川城郊一崔姓婆婆,蒸了一甑黄豆充饥。忽闻张献忠乱军杀到,匆忙之中,崔婆婆把黄豆掩埋于柴禾之中,与左邻右舍逃难而去。一个月后,闻乱军撤离,崔婆婆疲惫返回家中,忽有沁香扑鼻而来,寻香觅去,乃掩埋于柴禾中之熟豆,已长满雪白绒毛。崔婆婆不忍舍弃,拌盐、酒置于坛中。一年后某日,崔婆婆偶想起坛中熟豆,出而视之……轰动邻右的“崔豆豉”——外祖母永川豆豉诞生了。

清道光五年(1825年),永川邑绅杜鼎丰,在北门开“鼎丰号酱园厂”将家居菜豆豉作为商品生产销售。童工周建山,将豆豉制作形成一种生产工艺。

民国36年(1937年),魏学章生产听装永川豆豉,首次运销上海“四川饭店”、“味腴饭店”,颇有声望。

2002年,进行了永川豆豉低盐多菌种发酵创新实验。

2013年,邱世军先生独资重庆市永川豆豉食品有限公司,对豆豉生产进行技改,优化工艺流程,大幅度降低劳动强度,对永川豆豉毛霉菌进行了分离提纯优化,研究酵母菌与毛霉菌共酵生产豆豉。

300多年来,永川豆豉人秉承外祖母“勤劳、节俭、诚实、友爱、进取、创新”精神,“以德酿造”,不断创新”,在保持原有风味基础上增加了酯香味,增加了风味豆豉家族成员,销售全国,远销国外。

小豆子里的传奇故事

三川汇碧,书篆似“永”,故谓之“永川”。茶山钟灵,竹海毓秀,渝西名城自古即是人杰地灵、地宜物丰,更因为其独特的地理环境而出产的“永川豆豉”,而享有“豆豉之乡”的美誉。关于永川豆豉的起源,民间流传着一段古老的故事。

逢经战乱 外祖母崔氏成豉祖

话说明朝末年,宦官弄权、朝臣党争、内忧外患、民不聊生,于是神州大地群雄竞起,逐鹿中原。在这乱世之下,永川城竟流传出一段关于豆豉的弈闻。

在永川城跳石河旁有一家小食肆,由一位白发苍苍的崔氏婆婆操持,她本出身书香门第,因家道中落嫁与商贾做妇,不料丈夫和儿子出门游商因战乱不知所踪,儿媳弃家出走,只剩年幼外孙与其相依为命。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冬季的一天,崔氏正煮一甑黄豆充饥,忽闻乡邻一阵骚乱,抬眼观瞧,只见东南方向乌泱泱一队人马,旌旗蔽空,杀声震天。崔氏听得传言,知是张献忠的兵马到了,慌乱间,来不及顾及其他,只得携外孙随众乡邻辗转他乡。说来可巧,那张献忠的兵马仅仅在永川城驻扎休整月余便出城远遁,崔氏又回到了永川城自己的家,谁料刚踏进家门,一股异香扑鼻,满室生馨,细细察看,原来是柴禾之中掩埋的黄豆,彼时已经长了一层白白的绒毛。崔氏向来惜物,加之战乱时期物资紧缺,便将这黄豆拌盐和酒放入土坛中储存。又过一年,崔氏思及此事,取出土坛,发现坛中的黄豆变得光亮油黑,嚼之细品,酱香浓郁,别有风味。由此,崔氏每年都如法炮制,并在自家食肆推广,深受食客好评,一时间,崔氏食肆名声大噪,上门尝鲜者络绎不绝。

崔氏日渐年老体衰,把食肆传给外孙,临终前叮嘱道:老妇幼孙能在乱世苦撑,多靠邻里帮衬,豆豉技艺无需敝帚自珍,乡亲想学就传授了吧。外孙牢记嘱托,不但把食肆经营的有声有色,还广为传授豆豉技艺。

永川城受惠于豆豉技艺者日众,感念崔氏恩德,行业内愿意尊其为行业之祖,又因其外孙的传授功德,就有了“豉祖”外祖母崔氏故事的流传。

时光流转,崔氏的事迹早已不可稽考。传说不管是真是假,都给永川豆豉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机缘巧合 童工周建山增豉味

清朝道光五年(公元1825年),永川邑绅杜鼎丰见得永川豆豉流传愈广、声名日盛,从中发现商机,在永川北门开办鼎丰号酱园,将豆豉商品化。

鼎 丰号酱园掌酢大师傅杨某,技艺精湛,质朴纯善,颇受杜鼎丰的信任。其友人周某病弱多年,家徒四壁,迫于无奈将其十二岁的儿子周建山托付给杨师傅,借助关系进了鼎丰号酱园做童工。周建山聪明伶俐,拜了杨师傅为师,认真研学豆豉技艺,杨师傅无儿无女,待周建山如同子侄一般。

这一日,周建山正在车间将拌和好的原料装坛封坛,杨师傅端着碗醪糟匆匆走来,见四下无人,将碗交给周建山走开。原来周建山最喜欢吃醪糟,但彼时童工处境如同牛马,微薄收入仅能维持果腹,哪有闲钱来满足这口腹之欲。幸而杨师傅知其所好,隔三差五会偷偷给周建山些许醪糟解馋。周建山端起碗正欲食用,忽闻车间外人声鼎沸,原来东家来验视封坛结果,周建山不敢怠慢,为避免东家发现他做工时开小差,忙将醪糟连碗就近放入坛中进行了封坛,寻思待日后寻个机会再取出。谁知俗世纷扰,就到了第二年开坛取豉时间了,周建山发现这坛掺了醪糟的豆豉,风味更佳。这与当年崔婆婆做豆豉都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杨师傅的支持下,周建山将豆豉技艺提炼加工,增加醪糟为配料,改良储存方法,使生产出来的豆豉色泽黑亮、气味醇香、甘苦调和,使得鼎丰号豆豉销量大增。

周建山改良豆豉技艺后,深受杜鼎丰器重,提拔其做了掌酢大师傅,在他的努力下,鼎丰号酱园不仅将豆豉名声打响,同时他还改良了松花皮蛋包制技艺,并使鼎丰号酱园在酱油、麸醋、豆瓣、腐乳上都有不俗的表现。

也是由于鼎丰号酱园生意兴隆,永川三荣祥、吉祥号、和丰昌、正香味、永发祥、复华等酱园纷纷成立,极大的推动永川豆豉的传播。永川豆豉与郫县豆瓣、宜宾芽菜、涪陵榨菜被并称为“川菜四宝”。

时代浪潮 老味道新生展旗帜

1956年,国家实行对资本主义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永川以鼎丰号酱园为首的十三家酱园公私合营成立了永川县酱园厂,并在鼎丰号酱园原址利用豆豉老井的井水生产永川牌豆豉、酱油、麸醋、豆瓣、松花皮蛋。2008年,永川牌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同年永川豆豉酿制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更名为重庆市永川豆豉食品有限公司,在永川区大安街道凤凰湖工业园区建设了新厂区,硬件大幅度提升,更符合国家对现代化食品生产的要求。2014年,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保护性示范基地。

为了纪念永川豆豉始祖崔氏,重庆市永川豆豉食品有限公司注册了“外祖母”商标,以“光亮黝黑、滋润散籽、酱香回甜、味美化渣”的传统产品,得到了光大消费者的青睐。随着“外祖母”牌豆豉走向国际市场,永川豆豉的美名也将传遍天下!